• 图四十八
  • 图四十七
  • 图四十六
  • 图四十五
  • 图四十四
  • 图四十三
  • 图四十二
  • 图四十一
  • 图四十
  • 图三十九
  • 图三十八
  • 图三十七
  • 图三十六
  • 图三十五
  • 图三十四
  • 图三十三
  • 图三十二
  • 图三十一
  • 图三十
  • 图二十九
  • 图二十八
  • 图二十七
  • 图二十五
  • 图二十六
  • 图二十四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园务管理>>保健知识>>文章内容
体弱儿管理
发布时间:2013-08-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管理员

 

 
    体弱儿童管理的对象是:缺铁性贫血、佝偻病活动期、营养不良、生长迟缓(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儿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个百分位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扩大、青紫、昏厥者不宜入园)、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以上一年患上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或患肺炎2次以上)、哮喘(经常发作者)、单纯性肥胖。下面着重从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三个方面来谈谈。 
一、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的铁不能满足儿童生理的需要,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色素与红细胞不成比例,产生缺铁性贫血。发病年龄常见于6个月—3岁。缺铁性贫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抗感染能力以及学习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病因
1、铁摄入量不足 铁的摄入量不足是发生该病的最主要原因,小儿饮食中缺铁或偏食挑食等。
2、生理需要增加 儿童生长迅速,对铁的需要量相对多,如不注意给富铁食物,容易发生贫血。
3、铁丢失过多 长期慢性失,如钩虫病、肠道出血可使铁的丢失增加;慢性腹泻、营养不良也可造成铁的吸收障碍
诊断
有较明显的缺铁原因
(1)小时侯长期以乳类喂养未按时添加辅食或添加食品种类单调,数量不足。
(2)饮食习惯不良,如偏食挑食,吃零食
(3)食欲不好,摄入量不足。
(4)长期消化道疾病,如呕吐、腹泻等。
(三)临床表现
   轻度贫血临床表现不明显,随着贫血加重而逐渐出现精神不振、烦躁不安、食欲下降、易发生各种感染以及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免疫功能降低等症状。典型的贫血体症为面色苍白、睑结膜、口唇淡红或苍白、毛发干枯等。
血红蛋白降低
    血红蛋白低于110g/L。血红蛋白化验分三种类型:轻度贫血90~<110g/L中度贫血60~<90g/L重度贫血30~<60g/L。
(四)治疗
1、饮食治疗 轻度贫血的患儿可以采取调整饮食的治疗方法。在原来饮食的基础上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和增加含铁丰富的事物,如猪肝、动物血、瘦肉、牛肉、鱼、大豆、面粉、红枣、黑木耳、血糯米等。使每日所给的蛋白质、铁和热量均高于正常饮食,并给予新鲜的绿色蔬菜和水果(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直至消除贫血现象。                                  
2、药物治疗 选择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生血糖浆等,血红素铁:红桃K等易吸收,加用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饭后2小时服用吸收率高,但不能与钙、锌制剂同服。有腹泻者停药,病愈后再用铁剂治疗。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治疗一个月可停药。中度以上贫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服药4—6周方可停药。
二、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由于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而引起。营养不良可使儿童体重下降,生长停滞,各组织器官功能紊乱,易并合感染,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病因
1、喂养不当 由于饮食安排不合理,如数量不足,品种单调或质量不高,从而不能满足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
2、疾病影响 迁延性腹泻,慢性传染性疾病,肠寄生虫病直接影响各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先天性畸形,如唇裂、腭裂、先天幽门狭窄、贲门迟缓可造成喂养困难和反复呕吐。
3、不良饮食习惯 偏食、挑食、常吃零食,进食不专心,三餐热能分配不均,饮食时间不规律等
诊断
1、临床表现 最早出现体重不增,随后体重开始下降。患儿可出现乏力,肌肉松弛,皮下脂肪减少,毛发干枯。严重营养不良患儿可出现身高增长迟缓,智力发育落后。
2、评估标准
(1)评估标准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公布的三个指标:即年龄测体重,年龄测身高和体重测身高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2SD)为评价标准。
(2)分类和分度 营养不良可分为三类,即体重低下、生长迟缓和消瘦。
① 体重低下 儿童的年龄测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评价标准。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过去和(或)现在有慢性和(或)急性营养不良,但单凭此项指标不能区别急性还是慢性营养不良。
② 生长迟缓 儿童的年龄测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评价标准。此标准主要反映儿童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
③ 消瘦 儿童的身高测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评价标准。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
轻度 评价指标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为轻度。
重度 评价指标低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
预防
1、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进食需定时、定量、定点,食前有准备。进食环境需要安静并保持心情愉快、思想集中,细嚼慢咽。防止偏食、挑食、吃零食。注意食品卫生和就餐礼貌,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2、调整饮食保证营养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饮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食物品种多样化,荤素搭配,保证供给儿童足够的热能和蛋白质。一般选择低盐少糖易消化而营养丰富的事物,如鱼、瘦肉、豆制品和绿叶蔬菜等,以满足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及时治疗消化道疾病和各种慢性疾病,矫治先天性畸形。对消化功能差的儿童可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如捏脊疗法或服用开胃健脾的中药。4、定期体格检查 根据儿童年龄按要求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以便早期发现体重不增等产生营养不良的潜在危险因素。
三、肥胖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肥胖儿越来越多。肥胖病作为20世纪危害人类健康和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医学问题,已愈来愈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肥胖不仅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而且是导致成人期许多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肥胖既不是健康的标志,更不是喂养得法,肥胖是疾病。与肥胖有关的疾病已有100种之多,从病理上来说,从胎儿直到生后1岁,以脂肪细胞增多为主。1岁以后脂肪细胞的增长趋于缓慢,青春期以后脂肪数一般稳定在268±18万左右,不明显增加,由于脂肪细胞过多的肥胖比脂肪细胞增大型更难以治疗,成年后导致高血压、高血、冠心病、糖尿病、胆结石等疾病的可能性更大,(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因此肥胖的防治必须从小抓起。
(一)病因
1、摄入过多 肥胖儿大多食欲亢进导致过食,摄取能量长期多于消耗能量,多于者以甘油三酯形式储存于体内。
2、运动过少 肥胖儿大多不喜运动,同时家长的活动量多少也明显影响孩子的活动量。
3、遗传因素 肥胖儿的父母往往肥胖。如双亲肥胖子代肥胖患病率可高达70—80%;双亲之一肥胖,后代发生肥胖者约40—50%;双亲无肥胖,后代约7—8%患肥胖。
临床表现
    肥胖儿皆表现为食欲旺盛,进食量大,懒于活动。外表呈肥胖高大,体重超过同龄儿,脂肪分布均匀,以面颊、肩部、胸乳部及腹壁脂肪积聚显著,大腿、上臂粗壮。性发育正常,男孩可因会阴部脂肪堆积,**埋入而被误认为外生殖器发育不良智力正常。实验室检查常见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胰岛素等升高,胆固醇一般不高。                   
    凡小儿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的身高测体重均值的2个标准差或20%以上可诊断为肥胖。肥胖分度:超过标准体重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50%为重度肥胖。
(三)治疗 
造成肥胖的直接原因是长期的能量过剩,因此长期地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是治疗肥胖缺一不可的两根支柱,这是一项对原有生活规律,饮食习惯进行彻底转换的过程,需要有极大的意志力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限制饮食 
为了要达到长期坚持的目的,必须遵循有效性、可持续性(生活化、家庭化)的原则。在无明显饥饿感的前提下,要限制主食的总摄入量(淀粉类食物缺乏饱腹感,会刺激食欲,故不宜多吃)严格控制高糖(低分子糖),高脂肪食品(油炸食品和坚果类食品)以及含酒精的饮料。但要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需要和营养素的平衡,饮食结构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及低热量为宜。蛋白质应占总热能30%,保证1—2克/kg,以鱼、虾、瘦肉及豆制品为主。脂肪占20—25%。碳水化合物做到粗细粮搭配。鼓励多吃蔬菜,尤其是白色蔬菜,如卷心菜、芹菜、大白菜、茭白、莴苣、竹笋、黄瓜、萝卜等,水果选甜度较低的品种。改变用餐时的进食顺序,先吃体积大,热卡低的蔬菜,后吃荤菜。细嚼慢咽,少吃快餐,不吃自助餐,尤其要避免非饥饿状态(如看电视)下的进餐,晚餐不过饱,禁止吃夜宵。不以食品作为奖励烹调以清蒸、冷拌、白煮为好,并且最好把菜切成小
增加运动 
因为适量的运动不仅可增加能量消耗还能增加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人感到精神振奋,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健康感”。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每天锻炼,活动量应根据人体质状况而定,以活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原则,一般以运动时心率不超过160次/分为宜。每日20—30分钟,每周6次,可以散步、游泳、快走、慢跑、跳绳、踢毽子、爬楼梯、跳橡皮筋等。可每天变换运动方式或采取比赛方式以增加孩子的兴趣。
    限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必须同时兼顾,长期坚持,一时性的节食和间歇性的锻炼,则有百害而无一利。每日做好饮食和运动记录,以便加强自我约束。另外,除了加强家园配合外,家庭内部更要配合才能使矫治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滆湖科技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绿杨路5号 邮编:213145 电话:0519-86361099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